亞洲多地放鬆疫情管控以提振經濟
新冠疫情在2020年初席捲全球時,亞洲的許多國家、地區“封關”,不允許非居民入境。重新開放是個艱難且緩慢的過程,官方擔心老年人口易受病毒攻擊,也擔心衛生系統會崩潰。
疫情管控失去了花錢大方的遊客,使經濟陷入困境,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已完全重新開放的情況下,日本、香港和臺灣的商界向官方施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們重新考慮防疫政策。
在亞洲,雖然許多地區的感染病例激增,但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卻都在下降,事實證明,最近傳播的變異株毒性較弱。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當局已能承受更高的感染數量。
人們對疫情的看法正在改變,亞洲多地放鬆疫情管控,採取行動提振經濟。香港於9月23日表示,從9月26日開始,取消來港人士強制性酒店隔離的要求;臺灣預告10月13日落實開放自由行,入境檢疫由“3+4”放寬至“0+7”;日本表示,將取消對每日入境人數的限制,從10月11日起向遊客全面開放。
據日本對外貿易組織的數據,2019年,日本從外國遊客身上獲得的收入約為461億美元,疫情開始後,這項收入幾乎全部消失。
在採取最新措施之前,日本曾斷斷續續地嘗試過重新恢復旅遊業。政府在今年6月調整了規定,允許外國團體遊客入境;9月份再次改變入境規定,但仍對遊客人數有嚴格控制。
日本的重新開放可能會釋放大量被壓抑的旅遊需求,為國內的旅遊和酒店行業提供急需的刺激。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肯定了國際遊客對日本經濟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人們一直在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日本?’現在,我希望他們制定訪日計劃,來這裏品嘗日本料理。”
―《紐約時報》 2022年9月26日
俄羅斯會不會使用戰術核武器?
2022年2月,在入侵烏克蘭前不久,俄羅斯總統普京將俄羅斯的核力量置於“特別戰備狀態”並舉行了高規格的核演習。最近,他又表示,“如果我們國家的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我們將毫無疑問地使用所有可用的手段來保護俄羅斯和我們的人民。這不是虛張聲勢。”
這使外界擔心他可能在烏克蘭使用小型或“戰術”核武器。美國總統拜登警告普京,這樣做將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軍事升級。
相對於更大、能從更遠的距離發射的高達100萬噸級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旨在摧毀特定區域內的敵方目標,而不會造成大範圍的放射性污染。根據美國的情報,俄羅斯大約有2000件戰術核武器。美國稱,俄羅斯最近一直在大力投資這些武器,以提高其射程和精度。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有核國家願意冒著全面核戰爭的風險,而使用戰術核武器。此外,像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已經發現,使用現代常規彈藥來摧毀戰場上的目標,同樣有效。
美國情報部門認為普京近期的宣言是在威脅西方,即不要試圖幫助烏克蘭奪回這些領土,而不是表明普京正在計劃一場核戰爭。但也有人擔心,如果俄羅斯進一步遭受挫折,可能會忍不住,在烏克蘭使用較小的戰術武器以“改變遊戲規則”,從而打破僵局或避免戰敗。如果有任何核武器被使用,美國和北約可能不想冒著全面核戰爭的風險,讓局勢進一步升級,但他們也可能想劃出一條底線。
另 外,俄 羅 斯 也 可 能 被 另 一 個 大 國 —— 中國——阻止使用戰術核武器。“俄羅斯嚴重依賴中國的支持。”倫敦國王學院的核專家希瑟·威廉姆斯(Heather Williams)表示。“但中國有一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因此,如果普京真的使用核武器,中國將很難以支持他。”
―《BBC》 2022年9月25日
英國的新願景讓旁觀者做噩夢
英國的新經濟議程代表了至少 40 年來西方主要民主國家最大的增長賭博,被稱為“賭場宏觀經濟學”,而隨著投資者放棄英鎊資產,這一措施成功的機會也更低了。
首相利茲·特拉斯(Liz Truss)的這一“增長計劃”是繼 2016 年英國脫歐公投後,英國在經濟振興方面的第二次擲骰子。投資者對9月23日財政部長克瓦西·克瓦滕(Kwasi Kwarteng)宣布的自由支出、無資金減稅和政府借款大幅增加感到沮喪。英鎊自1985 年以來首次跌破 1.09 美元,英國政府債券遭遇數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市場崩盤只會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加劇通脹——自動提高了克瓦滕計劃最終成功的門檻。美國投資銀行花旗表示,英鎊面臨國際投資者信心危機的風險。“我很少看到經濟專家和金融市場如此一致地批評經濟政策,”哈佛大學教授傑森弗曼說,他曾在巴拉克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擔任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儘管克瓦滕堅信低增長是真正的賭博,且英國國內的商業團體看到了他概述的計劃的許多優點,不少國際觀察家還是對該政策十分困惑。至少到目前為止,該計劃未能產生回報。英國財政研究所將克瓦滕的聲明與1972年的預算進行了比較,該預算同樣試圖將英國的經濟增長率提高一倍,但因其通脹效應而被廣泛認為是一場災難。弗曼說,如果英國的債務問題因利率上升而開始惡化,特拉斯也可能別無選擇,只能取消她的一些
計劃。
―《路透社》 2022 年9月24日
多國央行跟隨美聯儲腳步競相加息
近日,全球多家央行紛紛採取行動應對美元飆漲和通脹上升的影響,加息幅度都超過預期,像美聯儲一樣,冒著經濟衰退的風險來抑制物價漲勢。即使是一些沒有調整利率的國家,比如將政策利率維持在之前低位的日本央行,也採取了其他行動來緩解日益加大的通脹壓力。日本政府表示通過賣出美元、買入日圓,對外匯市場進行了干預。這是日本政府24年來首次干預匯市,目的是減緩日圓近來的跌勢。
瑞士央行加入提高利率的央行行列、宣布加息,使瑞士基準貸款利率自2014年以來首次超過0%,也給歐洲最後僅存的負利率試驗畫上句號。瑞典央行早些時候將利率提高了1個百分點,是近30年來幅度最大的一次加息。
在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九名成員中,有五人投票贊成加息0.5個百分點至2.25%,一人投票贊成加息0.25個百分點,另外三人支持加息0.75個百分點。觀點的分歧凸顯出全球央行官員所面臨的相互矛盾的擔憂和相互衝突的經濟信號,這種情況在英國尤為明顯,該國正抗擊大約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央行官員尤其擔心,加息可能減緩經濟增長,並加劇生活成本危機。
在對抗通脹的過程中,英國央行繼續表現出比其他國家央行更為謹慎的態度,其他央行越來越多地追隨美聯儲的策略,每次加息0.75個百分點或更多。但土耳其是個例外,該國似乎對不斷蔓延的通脹威脅不為所動。儘管土耳其8月份通脹率超過80%,該國央行仍將基準利率從13%降至12%,並導致本幣再次下挫。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Erdogan)長期以來一直向央行施壓,要求維持低利率,並堅持他與眾不同的觀點,認為高利率會鼓勵而不是抑制通脹,土耳其里拉隨後再創歷史新低。
―《華爾街日報》 2022 年9月23日
(以上文章觀點屬於原刊發媒體作者所持,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