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緩追租立法的本意是給零售商多個方法求生,也可買時間,透過消費券的帶動,令市道回復生機,但經濟環境未能造就這效果,政府亦未有及時提供其他方法幫助拖欠了租金的商戶繼續營運下去,恐會引發新一波結業潮。(本刊記者何潔霞攝)
香港政府為應對去年底急速來襲的第5波疫情,港府特事特辦,立法令業主“暫緩追租“,解救不少中小企。但是過了三個月,年初推出的“暫緩追租”已於7月31日屆滿,近期Crostini就是因為被追租而倒閉。有餐飲業界表示,有約8000家食肆上月被業主追租及收律師信,大部分已獲業主減租或分期收租,其餘若本月底前未能達成共識,或多達2000多家食肆無法交租要結業。而零售業界方面,都有不少這樣的情況出現,部分經營狀況已十分艱苦的商戶前後可能已欠下6至7個月的租金,他們呼籲有能力的業主與租客商討能否再寬限交租期限或者稍微減免金額。
黃家和:近六成食肆被追租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當時政府推出“暫緩追討欠租安排”旨在為受疫情影響的指定行業商業租戶提供喘息空間,不會因無法如期繳付租金而遭業主採取法律或其他行動以致被逼結業,並提供機會讓業主和租戶透過協商訂立雙方同意的租金安排。
他繼續指出,目前有五成至六成、約8000家食肆上月被業主追租及收律師信,其中以中小企食肆居多,大部分已獲業主減租或分期收租,其餘若未能解決租金問題,本月底前未能達成共識,或多達2000家食肆無法交租要結業。
黃家和指出,香港仍有社交距離措施,食肆缺少大型宴會的預訂,加上市民消費意欲低,即使當局延長暫緩追租三個月,亦無助業界復甦。不少業主亦受到疫情的影響,但若業主強行要求租戶交租,只會引起連鎖效應,令到租戶更少現金流,“大家要有商有量商討方案出嚟”。
謝邱安儀盼政府再出招救亡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也表示,粗略估計有三至四成的零售商戶,在“暫緩追租”安排下申請延遲交租,絕大部分屬中小企,形容情況不容樂觀。由於部分業主與租戶的關係已因暫緩追租轉差,她期望業主能寬減租金或暫不加租,與業界共渡難關。
她說,連鎖餅店Crostini結業引起社會關注租金問題,強調市民大多使用消費券購買日用品,即使政府10月將發放新一期消費券,她相信帶動消費的作用很快會消退。至於12月有聖誕假期,料有不少港人會外遊,故對本地經濟未必有太大幫助。
她指出,暫緩追租立法的本意是給零售商多個方法求生,也可買時間,透過消費券的帶動,令市道回復生機,但經濟環境未能造就這效果,政府亦未有及時提供其他方法幫助拖欠了租金的商戶繼續營運下去,她期望政府再出招帶領零售、餐飲以及其他一直被疫情重挫的行業走出目前的困境。
議員倡業主免租可寬減稅務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紹雄表示,暫緩追租原意是協助中小微企渡過難關,但至今本港仍未能通關,經濟未有明顯好轉,暫緩追租期結束後,商戶一次過要交回幾個月租,成為壓垮商戶的最後一根稻草,估計會出現結業潮。
陳紹雄認為,當局不應覺得推行暫緩追租就可以一了百了,他建議業主與租戶協商,考慮分期收租、減租或延長交租時限,政府可為願意免租的業主提供稅務寬減,並延長針對依賴租金收入的業主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
學者呼籲放寬防疫措施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食肆若然未有疫情時已有營運困難,暫緩追租生存時會有空窗期,但結束後的生存空間須視乎企業自身競爭力。而事實上其他食肆目前仍如常繼續營運,反映它們有足夠競爭力產生足夠收入,以交回租金。
他提到,現時大部份市民持有效的疫苗通行證,西餐廳每枱人數不多,與中式酒樓相比之下,受最新八人防疫規定影響亦較少,質疑勉強介入讓所有企業生存並不符合市場規則。
港府只再度延長寬減政府租金
政府方面有何反應,港府只再度延長寬減政府租金,政府表示鑑於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經濟活動,再度延長寬減政府物業及政府土地短期租約和豁免書的租金或費用3個月,至今年底,以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措施估計將令政府收入減少約7億元。當局指出,措施可惠及約2.4萬個租戶,期間應政府要求需要關閉處所的租戶,關閉期間可繼續獲得全額租金寬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