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fakg2"><track id="fakg2"></track></dd>

    1. <em id="fakg2"></em>
        <tbody id="fakg2"><center id="fakg2"></center></tbody>
        1.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原創熱文 > 正文
          俄軍戰場頻頻失利,動用核武器機率陡然上升
          [ 2022-10-10發表]
          俄烏步入新一輪緊張和撲朔迷離的局勢中:在烏軍反攻不斷傳捷之時,俄羅斯簽署“接管領土”聲明;克里米亞大橋起火;連日來西方制裁及軍援再加碼,都表明局勢並沒有向緩和方向發展。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俄外交部部長拉夫羅夫、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分別在不同場合提到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雖然表述略有不同,但所傳達的信號都是非常清晰的。

          輿論擔心,俄軍戰場上不盡如人意的表現,將推動俄羅斯使用核武器。

           
          普京9月21日在全國電視講話中稱:“當我們國家的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時,莫斯科將使用一切手段保衛俄羅斯和我們的人民。”(新華社圖片)
           

          俄軍節節敗退


          綜合路透社、BBC等外媒報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主要作戰部副部長格羅莫夫10月6日表示,過去兩週,烏克蘭軍隊在哈爾科夫、頓涅茨克和赫爾松地區推進的過程中,重新奪回了約120個定居點。

          格羅莫夫說:“自9月21日以來,烏軍在東北部成功推進55公里,控制了93個定居點、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赫爾松方向,自10月1日以來,已有29個定居點處於我們的控制之下”。

          同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表電視講話稱,烏軍過去一周在對俄軍的反擊過程中取得了“重大、迅速的進展”,隨著俄軍撤離南部和東部前線,烏軍再從俄軍吞併的赫爾松州收復更多定居點,“僅在赫爾松地區,就有超過500平方公里的領土和數十個定居點從俄羅斯的偽公投中獲得解放”。

           
          烏軍在南部地區取得重大突破。 BBC報導截圖

          烏軍從9月份初開始策劃的“大反攻”,僅僅用了5天的時間就將頓涅茨克附近的戰線推到了3月初的局面,收復了大片東南部失地。在重新控制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後,烏軍繼續推動戰線。 10月1日,俄羅斯國防部證實俄軍失去了對利曼的控制。利曼是頓涅茨克北部的後勤與交通樞紐,對俄軍的軍事行動非常重要,烏軍順利收復利曼,對俄羅斯是一大重挫。 10月6日,烏軍宣布重新進入盧甘斯克地區。

          面對戰場上不斷失利,俄羅斯車臣共和國行政長官卡德羅夫十分憤怒,他建議莫斯科應該使用低當量核武器,以扭轉目前在戰場上的不利態勢。

          另據俄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8日,清晨刻赤海峽大橋(又稱克里米亞大橋)遭導彈襲擊發生火災,部分路段受損。大橋上的鐵路和公路交通暫時中斷。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克里米亞大橋緊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員會,並進行徹查。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導,烏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表示,克里米亞大橋事件僅僅是一個開始。


          動用核武器有“正當理由”?


          自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羅斯當局已不止一次發出警告,如果西方援助烏克蘭武器對俄羅斯領土安全構成威脅,俄軍將有可能“會動用核武器和其他新式武器進行反擊”。

          不過這似乎並未對西方產生震懾作用,美國和歐洲持續對烏提供軍事援助以及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

          美國國務院網站10月4日發布公告,再向烏克蘭提供6.25億美元軍事援助。據統計,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總額已經超過175億美元。美國《防務新聞》稱,這批武器裡包括更多的“神劍”制導砲彈和“海馬斯”火砲系統。

          歐盟27國大使10月5日就新一輪對俄制裁達成協議,其中包括對俄羅斯石油價格設置上限,這也是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盟第八輪對俄制裁方案。

          另據歐洲議會網站10月6日消息,歐洲議會當天通過決議,敦促歐盟成員國大幅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此外,據俄塔社10月7日報導,頓涅茨克地區親俄領導人普希林稱,前線有許多來自波蘭和英國的僱傭兵,北約國家軍事人員已經不再“害羞”,越來越“坦率地”展示自己的存在。

          西方極力渲染俄羅斯核威脅

          在西方媒體報導中,關於普京必定會使用核武器的輿論數不勝數。例如,列剋星敦美國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丹·戈里10月3日在《國家利益》上發表文章警告稱,普京最近採取的舉措表明他計劃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器。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原則表明,該國遭受威脅國家生存的常規侵略時,使用核武器則是正當之舉。

           
          澤連斯基接受BBC採訪時指俄羅斯正在為核戰爭做準備。 BBC報導截圖

          英國《泰晤士報》10月3日報導指,北約提醒其成員國,俄羅斯將在烏克蘭邊境開展核試驗。報導還稱,普京向烏克蘭前線派出了一輛“核戰爭軍用列車”,為烏克蘭衝突的“重大升級”做準備。

          法國《新觀察家》10月6日甚至列出了“普京訴諸核武器可能的四種場景”。近日,俄羅斯出動核潛艇“別爾哥羅德”號前往喀拉海測試有“末日核武器”之稱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消息,更是令北約坐立不安。

          而在國家層面上,據悉,美國兩架專門專用於偵測各國的彈道導彈和核試驗情況的眼鏡蛇偵察機已緊急升空展開24小時偵查。與此同時,美國、丹麥、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愛沙尼亞等國政府已通知本國公民盡快離開俄羅斯。

          美國總統拜登10月6日在一次籌款活動上表示,世界正面臨60年以來最嚴重的核戰爭風險。 “自肯尼迪時代和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我們還沒有面臨過‘核末日’的前景。普京在談論可能使用戰術核武器時不是在開玩笑,因為他的軍隊表現不佳。”拜登還稱,“使用戰術核武器會很快導致局勢失控,令世界陷入毀滅。”

           

          聯合國秘書長:“我們的世界岌岌可危”


          針對西方稱俄羅斯將動用核武器的輿論,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說,俄方不想理會西方的此類言論,俄羅斯如何使用核武是有明確核政策規定的,俄羅斯將嚴格按照相關文件的規定使用核武器,除此以外不能有其他任何理由使用核武器。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在近日舉行的G20國家議長峰會上指出,西方用盡一切手段來詆毀俄羅斯,但俄羅斯從未有過用核武器威脅任何人的計劃,僅僅將核武器視為一種威懾的手段,因為有規定俄羅斯在被侵略和攻擊時可以使用核武器作為防御手段。

          對於核問題,五大常任理事國曾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聲明中明確提出,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不過,眾多軍事專家一致認為,核武器作為一個最後的殺器,在迫不得已、退無可退的情況下,不排除俄方會採取極端的手段。

          就目前情況來看,普京已正式簽署烏四地入俄條約,而澤連斯基也簽字表明永不與普京談判,雙方劍拔弩張互不退讓,俄烏衝突顯然已處於一個危險的臨界點。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大開幕式致詞時警告,“我們的世界岌岌可危,而且陷入癱瘓。”

           
          9月20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開幕式上致辭。 (新華社圖片)

          現實已證明,在這條升級緊張局勢之路,拱火無助於解決目前的戰事,只會加劇衝突。古特雷斯強調,希望還是存在,合作和對話是前方唯一的路。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10月6日在出席活動時亦罕見地公開提醒:“只有在俄羅斯參與下,歐洲才能獲得持久和平,如果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冷戰不會真正結束’。”

          那麼,是繼續冷眼旁觀、添油加火置全人類於可怕的核災難之中還是冷靜下來和平解決危機,及時止損呢 ?


          經導全媒體矩陣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28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dd id="fakg2"><track id="fakg2"></track></dd>

          1. <em id="fakg2"></em>
              <tbody id="fakg2"><center id="fakg2"></center></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