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從歷史深處走來,又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沉澱與新生中,繼續朝著未來延伸。北京中軸線的故事永遠也講不完。”時隔五年,本刊記者再次走進壯美中軸線,聆聽中軸線上高低起伏建築的奏鳴曲,領略京城古今交融之美。
10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前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組織境內外媒體記者,開展“攬勝中軸氣象 品韻古都風華”主題採訪活動?;顒又?,記者們登上永定門城樓遠眺北京美麗的城市景觀。在三里河公園的顏料會館,記者們詳細了解了公園“開門保護”工作情況和園內文物古蹟活化利用經驗。在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參觀“時間的故事”數字沉浸式展覽,通過VR等數字化沉浸式體驗技術了解鼓樓的“前世今生。
據北京市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褚玉紅介紹,今年,北京中軸線綠色空間景觀提升(東城段)工程實施,完成了永定門地區公園北側67米御道鋪設,除交通路口外,實現了南中軸御道全線貫通。御道兩側國槐挺拔茂盛,烘托出中軸空間景觀序列,形成了南中軸線正陽門與永定門之間通透的綠色視廊。
今年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關鍵之年
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里。在700餘年的歷史沉浮中,它見證了歲月的更替、文化的傳承、古都的變遷,既展現了中華文明在城市規劃建設上的偉大創造與傑出才能,也承載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中和位育的理想追求。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計劃中的無比傑作》中描述到,“一根長達8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
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關鍵之年。近期,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自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北京正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抓手,帶動重點文物、歷史建築騰退,強化文物保護和周邊環境整治。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軸線保護和申遺工作,要求把傳承北京城市歷史文脈的中軸線保護好,以中軸線申遺為重要抓手,統籌保護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進一步提升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水平。
景觀保護提質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北京市東城區文物研究中心綜合部部長田雯雯說,隨著北京中軸線空間景觀保護提質增效,中軸線周邊環境品質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市民和遊客來此領略古都神韻,感受中軸線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