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fakg2"><track id="fakg2"></track></dd>

    1. <em id="fakg2"></em>
        <tbody id="fakg2"><center id="fakg2"></center></tbody>
        1.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封面專題 > 正文
          解救少子危機 加拿大再增移民配額
          Canada increases immigration quotas again to address the crisis of low birth rate
          本刊記者 劉妍伶 [第3527期 2022-09-30發表]

          ▲加拿大統計局4月27日發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該國勞動年齡段人口中,接近退休的人口比例已達21.8%,創下其歷次人口普查中的新高。圖為8月16日,顧客在加拿大溫哥華一家超市購物。(新華社圖片)

          當地時間2月14日,加拿大聯邦移民局公布2022-2024的移民計劃,未來三年將接收超過120萬名新移民。2022年的登陸目標為431645名永久居民,比原先的計劃增加了20645個名額。省提名類別增加了12500個名額,家庭團聚移民的配額增加至105000個。加拿大歷史上唯一一次引進超過40萬移民還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1913年那年加拿大引進401000名移民,約等於5%當時的加拿大人口。

          無獨有偶,緊接著,澳大利亞內政部長奧尼爾宣布,將在本財政年度把永久移民人數上限提升超過兩成,新增技術移民配額將惠及護理、工程、科技和農業等工種。在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加拿大與澳大利亞是勞動力短缺問題最嚴重的國家,正如奧尼爾形容,如今全球正處於“人才爭奪戰”之中。

           

          加拿大:移民超級大國


          眾所周知,生育率須達到每名女性2.1個嬰孩才會達成人口平衡。1950年時,每個女性一生的平均生育率是4.7個小孩。而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至2017年已經將近減半至2.4。研究人員在學術期刊《柳葉刀》(Lancet)發表的報告預測,這個數字至2100年會跌至低於1.7。研究人員預計的結果是,全球人口總數將會在2064年左右達到最高峰的97億,之後會在世紀末時下跌到88億。

          有數據顯示,地球上第80億位居民預計於2022年11月15日誕生。

          加拿大自1971年起就低於2.1這個數字,此後生育率日減,再也沒有達成這個目標。2019年,加拿大的生育率降到歷史新低的1.47,這對於國家的人口結構、消費、創新、經濟成長與退休金等各方面,都產生巨大壓力。

          作為全球最歡迎移民的國家,自1897年立國以來,加拿大每年移民人數佔0.9%總人口,是美國人均移民的三倍。與美國不同的是,一旦留學生來到加拿大,加拿大公民身份之旅就會開啟。該國最近啟動的“初創企業簽證計劃”還向科技企業創始人提供慷慨贈款,以便遷移到加拿大來實現自己的創業點子。

          加拿大體現了移民政策即經濟政策的理念——該國主要政黨都認同這一觀點。移民人數的飆升恰逢石油作為世界經濟中心地位下降,這個國家正押注於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重點的更為多元化的經濟。

          事實上,加拿大正在創造的移民所希望得到的全日制工作崗位——護士、信息技術支持專家、倉庫工人、快遞司機和供應鏈管理人員——超過了幾乎其他任何經濟體。波士頓諮詢公司對全球專業人士進行的廣泛調查認為,加拿大將取代美國成為移民最理想移居地。

          在2020年疫情封鎖期間,成千上萬人湧向加拿大房地產網站購買房產。隨著跨境人員流動的全面恢復,他們很可能會搬家,以利用加拿大較高的社會流動性、更優厚的福利條款和更穩定的氣候。

          近年來,加拿大不斷降低移民門檻,擴大接收移民人數。早前,加拿大推出“救生艇”計劃,港人在當地升學兩年後,便可申請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相比於澳大利亞需要五年時間更為吸引。據資料顯示,今年比去年至少多30%有移居意向的港人遞交申請。

           

          少子危機引致勞動力短缺


          為何過了一個世紀後,加拿大突然廣納移民?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加拿大正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有人認為是疫情和救濟金所致。然而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全球幾十
          年來發生的巨大人口變化的必然結果。

          加拿大知名經濟學家Armine Yalnizyan將人口變化比喻為“地球上行駛的最慢火車”,她認為早
          在60多年前就已經“發車”了,但人們對此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我們知道這種轉變將會發生”。

          事實上,勞動力短缺背後這些指標數字,已經開始變化了。
           
          數據來源:AnnualReportstoParliamentonImmigration(劉妍伶製圖)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今年5月份當地25-54歲的勞動力參與率接近88%,比起疫情前的2020年2月,還要多出1個多百分點。也就是說,勞動力積極參與勞動市場,然而還是有很多職位空缺。經濟學家認為,該情況可以追溯到戰後嬰兒潮(thebabyboomers)(1946年-1965年期間,加拿大出生率大幅增加),目前這一批人的年紀在57歲至76歲之間。“當嬰兒潮一代開始從舞臺上退出,並且沒有足夠的年輕人走上舞臺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事實上,現在工作年齡的人口比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Armine Yalnizyan說道。目前,當地社會服務行業勞動力短缺嚴重,其職位空缺增加159.8%;餐飲業收到重創,相關從業人員紛紛選擇從事新的職業,其職位空缺增加145%。

          由於加拿大出生的公民越來越少,加拿大依靠移民工作和繳稅以支持人口老齡化。例如未來可見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將大幅增加,到2027年預計達到560億元。為了跟上勞動力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並縮小勞動力差距,增加移民配額是加拿大政府目前為數不多的應對方案。

           

          增加移民配額 僅解決燃眉之急


          全球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嘗試用移民來增加他們的人口,補償下降的生育率。然而,一旦當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都在下降的時候,這就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一些國家嘗試過一些政策,比如增加產假和陪產假,免費的育兒服務,財政激勵和額外的僱傭福利等,但是並沒有明確有效的辦法。

          瑞典已經將生育率從1.7拉升到1.9,但是其他為對抗“嬰兒荒”而作出巨大努力的國家卻舉步維艱。新加坡的生育率仍然只維持在1.3左右。很多人或許會認為,只要生育率保持在2.0,即每兩個人生育兩個小孩,人口就能保持同等數量。然而,即使在最先進的衛生醫療條件下,也不是所有小孩都能存活到成年。同樣,各個地方的男嬰數量總是多那麼一些。這意味著,生育率的臨界點為2.1。

           

          移工屢爆遭剝削成棘手問題


          由於疫情再加上勞動人口短缺,令移民人口的薪金正在增長,他們的就業前景看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光明。

          但是,移民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就算完成了嗎?加拿大倡導組織移民權利網絡(MigrantRightsNetwork)在2020年公布一份調查報告,揭露數百名移民勞工在新冠肺炎期間遭到剝削,例如僱主未支付加班費、不允許外出、受到種族歧視等。除此之外,移民勞工的居住條件、醫療保健、工作狀況等,也成為全球“人才爭奪戰”中首要考慮因素。

          有港人分享親友在溫哥華遇到職場不公情況,親友原本在香港一直從事市場營銷方面工作,到了溫哥華後也繼續從事本職工作,但工時十分長,下班後仍要工作至深夜,翌日遲到少許還被責罵;另外,工作量極多導致親友精神壓力極大,加班並沒有“補水”,變相成為免費勞工。

          更有不少在當地從事餐飲業的網友分享,當地雖然法例規定所有餐廳僱員可以獲分當日消費,但僱主卻以“仍在培訓階段”而拒絕把小費分撥予新入職的員工;有人指當地餐廳的傳菜員,收入低於法定的最低工資;另外,有珍珠奶茶店員在工作的頭兩周都不獲發薪金,僱主更多次以培訓為由克扣工資。這些情況不止發生在華人移民群體身上,有網友反應,其公司其他同樣持有加拿大工作簽證的同事都遇過類似情況。

           

          緯度和態度決定優勢


          美國《外交政策》去年曾表達一篇名為《誰將贏得全球人才爭奪戰》的文章。文章指出,一旦新冠肺炎疫情過去,隨著各國尋求工人以填補勞動力短缺,以及人們逃離氣候不良地區以尋找穩定的居住地,移民人數將再次飆升。仇外的民粹主義將很快被摒棄,取而代之的將是爭奪年輕人才的全方位戰爭。唯一的問題是,哪些國家會首先意識到這一點。

          隨著世界人口增長開始進入停滯期,哪些國家將贏得年輕人才爭奪大戰這個決定性階段已經不那麼顯而易見了。因為有技能、有知識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成員將會仔細地評估自己的選擇,權衡生活成本、政治趨勢、公民身份選項和氣候適應性。那些擁有緯度和態度優勢的國家將成為最終的贏家。


          經導全媒體矩陣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28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dd id="fakg2"><track id="fakg2"></track></dd>

          1. <em id="fakg2"></em>
              <tbody id="fakg2"><center id="fakg2"></center></tbody>